为迎接学校“一二·九”红歌会,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近期积极组织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共同排练经典歌曲《喀秋莎》,将其列为本次红歌会的特别排练节目。本次系列排练活动由学院特邀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专业指导教师谢飞现场排练指导,学院团委书记吴煜老师也亲临现场,与参训同学积极互动。

中外学子以歌为媒,在音乐中共筑友谊之桥,展现出学院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国际化特色。排练过程中,谢飞老师为合唱团提供了专业而细致的艺术指导。她从发音校准、声部配合到情感表达,对《喀秋莎》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深入剖析与示范。留学生们尽管中文发音尚显生涩,却以高度的专注和热情反复练习,认真揣摩旋律与歌词;中国学生则积极配合,在音准、节奏与和声方面不断打磨,全力提升整体演唱效果。大家随着老师的指挥逐步调整,在反复练习中不断进步,整体合唱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集体合唱排演不仅是一次艺术准备,更是一场跨文化的交流实践。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学子通过共同演绎这首承载历史记忆的经典歌曲,在音乐中实现情感的共鸣与文化的交融。同学们用歌声传递着超越语言的理解与尊重,也用舞台合作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国际化视野。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将继续推动此类融艺术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拓展素质、在协作中深化友谊,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更多青春与多元的色彩。
源|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