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法治研究联盟协定

来源:人工智能法学院发布时间:2019-09-22浏览次数:70

为了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促进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打造一个“合作、研究、创新、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特订立此联盟协定。

一、联盟的名称及其性质。联盟全称为“人工智能法治研究联盟”,英文名称为Research Alli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简称RAAIL。由参加此次大会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结成的非营利、开放性学术团体,签署本协定单位均为联盟创始成员。

二、联盟的宗旨。联盟旨在秉承“包容互鉴、合作共享”的理念,联络各相关机构和团体,打造人工智能法治研究的智库平台和协作平台,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智库建设和学术交流,助力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三、联盟的机构。联盟设立理事会,成员由创始成员选举产生,实施轮值理事长制度。理事会是联盟的决策机构,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会议。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服务工作,秘书处设在新利18官方客服人工智能法学院。

四、联盟的日常工作。为推动人工智能法治研究工作,联盟的常规工作如下:

1.每年召开一次成员单位例会,对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研讨和决策。

2.推动联盟单位在校际交流、人员互访、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信息共享、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

3.开展成员单位在人工智能法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制定、教材编写、网络平台开发、互派学者访问等领域的交流。

4.开展跨学科、跨地域的人工智能法治领域高端智库建设,在访问交流、联合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办学、联合科研、共建智库、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5.提供政策决策理论基础,树立法律相关行业标准;加强“产研合作”,打通研究-应用的链条,为孵化“AI”企业提供理论体系支持。

五、本协定经联盟创始成员授权代表签字后生效,修改解释权经理事会授权,由秘书处负责。

人工智能法治研究联盟

2019830日 上海


代表签字页

上海市法学会

新利18官方客服

中国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甘肃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山东政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



代表签字页

清华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复旦大学法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上海大学法学院

安徽大学法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代表签字页

上海市法学会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会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Baidu
新利官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