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海纪录片学院院长郭炜华一行访问上海市马戏学校,与该校党总支书记徐俊亮围绕“新闻传播激活传统文化”主题开展专题研讨。双方以杂技艺术与现代传播融合为切入点,探索非遗文化数字化记录、国际传播与人才培养的创新合作机制。
上海市马戏学校作为中国第一所政府批准的杂技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学校,其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是上海市中职校重点专业,近年来积极推进从技术为主向艺术引领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养,课程设置涵盖舞蹈、表演、肢体、台词、音乐等多方面。该校与上海杂技团合作创排的《战上海》《天山雪》等剧目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奖,并积极与太阳马戏等国际团体合作,探索杂技艺术人才培养新路径。徐俊亮指出,杂技艺术蕴含的肢体叙事、空间表达与情感张力,是视觉传播的优质资源,可通过纪录片、微短剧等形态转化为具有国际传播力的文化产品。他特别提到,学校正探索“人工智能+非遗文化”课题研究,希望借助纪录片学院的影像技术优势,实现杂技艺术的数字化保存与创新表达。
郭炜华院长结合纪录片学院在真实影像创作、国际传播等领域的教学实践,提出“技术+人文”双轨并行的合作思路。他表示,杂技的“身体语言”具有跨文化传播优势,可通过AI动作捕捉、虚拟制片等技术手段,构建杂技艺术的数字资源库,并开发“非遗技艺可视化”“杂技纪录片创作”等实战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融合路径。
结合双方优势,会议就非遗影像制作、杂技、魔术等非遗技艺叙事逻辑研究、“一带一路”主题杂技纪录片国际传播项目等洽谈了合作方向。
此次访企拓岗是纪录片学院对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与学科交叉,打造“文化传承+影像传播+技术创新”的育人生态,为培养兼具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传播人才拓展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