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由新利18官方客服科研处主办的“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中国式应急法治创新发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大修工程的创新亮点与紧要课题”学术讲座在汇知楼107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莫于川为主讲嘉宾,新利18官方客服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保英担任主持人,我校法律学院吴明熠老师担任与谈人,我校各专业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共150余人到场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关保英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对莫于川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对莫于川教授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所有参与本次学术讲座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

讲座伊始,莫于川教授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决定有关应急法治要求切入,结合经典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惨痛案例,深刻反思了应急管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应急法治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风险防范、危机应对、共同治理、应急法制等基本概念应当正确认知,坚守应急法治原则底线,应深入分析应急管理行为的依据、方式、程序与纠纷解决之道,提出完善政府治理和应急法治建设的观念更新与制度创新之策,实现健全应急管理法治规范体系、能力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应急法治建设目标,以新安全体系支持新发展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同时,在对公共应急理念和应急法治原则进行检讨,以及对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应急法治论述的深入阐释基础上,莫于川教授重点就《突发事件应对法》大修工程的创新亮点进行了解读。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文本体量大增,增加了诸多新理念、新制度、新机制和新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创新点:一是通过立法目的条款和党的领导入法等修改,调整完善了基本制度体系;二是形成了总体安全、人民至上、科学应对、预防为主的应急法治原则体系;三是设计了一系列保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四是厘清了多种情形下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有关单位或个人等主体的法律责任。五是新增依法加强心理健康救援条款。最后,莫于川教授就应急法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健全应急法治的规范体系、能力体系及知识体系等内容进行了讲授。
与谈环节,吴明熠老师对莫于川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系统总结,认为莫教授的讲座为今后开展应急法治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新方法。并立足现代风险所具有的广泛的不确定性,剖析了现代风险社会的特质,认为应急法治的目的追求的是一种应急管理中的利益平衡,强调的是重大公共利益、公民利益、秩序稳定的协调发展。提出为了更好回应现代风险社会的特质、也为大修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能真正发挥效用,应在实践中关注“在风险预防中科学识别‘风险阈值’”“ 法律解释、逻辑思辨等法学方法的运用”“ 突发状态下行政法治的强调”等问题。
互动环节,师生们分别围绕“应急预案公开机制的优化”“应急法治中的利益平衡”等问题进行了踊跃提问。针对问题,莫于川教授均作了细致周全的解答。讲座最后,关保英教授从行政法哲学的视角对莫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精彩总结,并提炼出了诸多研究领域。现场师生以热烈的掌声,对莫于川教授带来的知识盛宴表示了感谢。整个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源|法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