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第三天
台风天的狂风暴雨并未阻止人们的阅读热情
今天请大家和小编一起品读美与美学
跟随美学研究者们穿越古今
感受三千年来中国美学的历史变迁
今天上午,“中国美学的古今演变——《中国美学全史》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展现场举行。上海美学学会会长祁志祥、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向读者分享了他们对于美和中国美学的认识,探讨中国美学的古今变迁。
呕心打造美学巨著
倾情描绘美学全貌
祁志祥治学30余年来,始终致力于文艺美学的探究,旁及哲学、佛学、中国思想史等,学术成果丰硕。如今依托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他独力撰写完成了这部字数达250余万的著作——《中国美学全史》。
《中国美学全史》一书,以先秦到21世纪初的时间为纵轴,古代部分以儒、道、佛、玄等派别的哲学美学和散文、诗词、戏曲、小说、书法、绘画、音乐、园林等文艺美学的多条线索为横轴,现当代部分以美学概论、文艺概论等原理性论著为纬度,精心打造出了一个结构宏伟、气象万千的中国美学史的思想-学术宫殿。该书已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资助项目。
穿越美学的古今空间
感受美学的永恒魅力
发布会上,祁志祥介绍到,整部书分为五卷,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总体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的历史流变。第一至四卷从“论”与“史”两个方面描写了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历程。第一卷以“论”为主,谈了“什么是美学”、“中国古代如何看待美”等问题。他认为,中国古代关于美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味为美、以道为美、以心为美、以文为美,它们构成了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复合、互补的系统,而在历史的各个阶段,美学精神的运行方式及其所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都是不同的。第五卷则聚焦于中国现当代美学。因为自现代以来,中国美学从“有美无学”走向了“有美有学”,即美学学科诞生了。因此,这一卷主要揭示美学学科在中国现当代的转型、演变历程。
祁志祥表示,本书的每一卷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和贯通。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精神运行在不同时代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美学精神虽有不同的表现,但仍有着万变不离其宗的精神内核。
陈引驰教授也对本书作了点评。他认为,这是一部总结性的著作,史论相结合,规模宏大。他提到在中国传统历史中,“美”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美学”这个概念虽然来自近代西方,但在此之前,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存在着对美的诸多看法,值得人们去梳理。就中国而言,“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何?美的实质又是什么?要解答这些问题其实并不容易。再加上中国古代儒、道、佛各家的看法不一、各有侧重,要把一系列观点梳理出来,并保持自己的立场,更为难得,由此也体现出了本书的价值。祁志祥教授在过去几十年的著述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本书中从美学的角度作了概括,充分体现出他几十年的学术积累。他相信,本书的价值和重要性会在学术界受到认可。
活动中,祁志祥还和现场读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针对读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祁志祥妙语连珠、亦庄亦谐,向大家作出了精彩的解答,博得阵阵掌声。
照片提供丨周文强、佘翘楚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理财周刊》社
以专业学术打造品牌
以社会责任引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