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学(研)工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 A6-113 团体辅导室面向各学院心理委员开展专项培训,杨美涵、王晓峰担任主讲教师,聚焦心理健康识别与干预能力提升,为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筑牢基础。
培训中,杨美涵阐释了心理健康的连续体特性,讲解了心理亚健康、心理障碍、精神病性障碍的核心特征:心理亚健康影响小且可自我调整,心理障碍含焦虑恐惧问题及“三无、三自、三低”型抑郁,精神病性障碍需关注幻觉与妄想;同时给出危机高度预警信号即“六变三托”,方便快速识别风险。
干预环节,教师们讲授了“提问、劝说、转介”三步法:提问温和直接、劝说传递希望、转介为核心原则,同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还纠正了“外向者不易自杀”等认知误区。接着,王晓峰带领心理委员结合讲解的内容进行现场心理危机的演练,提升了大家的实战技术。最后王晓峰强调,心理委员需遵守保密原则、不替代专业工作,秉持“力所能及送温暖”理念,并做好自我关怀。
此次培训为心理委员提供实用指导,助力其更好守护同学心理健康,夯实了学生心理健康基础,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此类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源|学(研)工部(处)
文|王晓峰
